- 关注 179 | 粉丝 659
-
关注
私信
-
- 注册时间 2003-07-28
- 最后登录 2025-04-27
-
无
-
泉友们七大长假,日日有美眉陪,天天得佳泉进!
8
0
人气:1235
发表于2005-09-30 03:25
-
惜背衡不甚清晰矣[s:04]
69
0
人气:8427
发表于2005-08-31 03:57
-
每人可猜十次,答案八月一日公布。猜中者奖励小作《大观通宝平钱版别研究》一本。
107
0
人气:8228
发表于2005-07-21 05:49
-
5
0
人气:660
发表于2005-07-19 03:58
-
16
0
人气:2466
发表于2005-07-13 09:36
-
附丁版的一品
8
0
人气:943
发表于2005-07-11 08:11
-
附丁版和金龙兄弟的各一
1
0
人气:582
发表于2005-07-11 07:58
-
宋钱版别之变化繁杂居历代货币之冠。造成这众多版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宋代社会对货币需求量的激增,以至钱币鼓铸规模达到历史空前的地步。具体造成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由于钱币铸造机关(在宋代称“钱监”,北宋末期一度称“铸钱院”),在生产实践中所采用的钱币铸造工艺(当时已采用了翻砂法铸钱,泉界俗称“母钱...
28
0
人气:3530
发表于2005-07-08 18:55
-
背四出广和对
3
0
人气:520
发表于2005-07-03 08:53
-
“母钱翻砂法”以“样钱”为指定式样,以“母钱”为生产模具,其工艺复杂、工序较多。史料文献记载疏漏,加之因铸时、铸地、铸因的变化,工艺技术细节处理相应不同,从而导致母、样钱的型制特征及具体称谓各不相同,给钱币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笔者根据宋、明、清相关史料,结合现代翻砂工艺,及日本奈良飞鸟池铸钱遗址考古情...
75
0
人气:13244
发表于2005-07-03 07:36
-
只收铜母(请发大图!)
铁母——删;非铜母——删;反对和赞美的灌水帖——删;相同和不同意见的讨论帖欢迎![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2 13:59:13编辑过]
712
0
人气:412257
发表于2005-07-02 09:26
-
0
0
人气:376
发表于2005-07-02 09:25
-
2
0
人气:729
发表于2005-07-02 08:51
-
7
0
人气:752
发表于2005-07-01 03:07
-
径大肉厚,文字也大。我缺少这方面的资料,望识者指点,谢谢!
4
0
人气:905
发表于2005-06-30 10:11
-
虽非同版,属于相同类型的。左钱径25.5mm,厚1.3mm;右钱径27.6mm,厚2.2mm。右钱厚重大异常,逾6克。是何性质?望知者解惑。谢谢!
13
0
人气:1842
发表于2005-06-22 12:11
-
9
0
人气:1370
发表于2005-06-22 12:02
-
《符合》与《大全》均列举第一、二、三品,据观察,第四品“元”字明显离轮接郭,且一、二的穿稍微广,三、四的穿稍微狭,推测应为昂元的篆对,请泉友讨论是否。谢谢。
5
0
人气:875
发表于2005-06-22 11:10
-
虽无名泉养法眼,垃圾小版鄙帚珍。————让各位见笑见笑![s:01][s:01][s:01][s:01][s:01][s:01][s:01][s:01]
20
0
人气:1961
发表于2005-02-22 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