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到才知道是铜的,不是铅锌钱。
12
1
人气:1498
发表于2023-11-16 22:45
-
二字宝永背万代通用。
与另一种试铸钱永十背永大相比之下,二字宝永的文字写的相当随意,感觉只是在验证形制和工艺的可行性。而永十的文字已经能看出来与后面正式版的宝永通宝出自一人之手,所以二字宝永应该是最早期的宝永试铸钱。
5
0
人气:1034
发表于2022-07-13 08:53
-
水户扬足宝(大珍)
水户遒劲(珍)
水户大字细郭短点保(4级)
水户背异反足宝(4级)
水户接郭强刔轮(4级)
水户接郭阔缘(5级)
水户大字(6级)
水户接郭俯头通跛宝(6级)
水户深字(6级)
水户背异细字(6级)
水户短足宝(7级)
水户...
3
0
人气:1074
发表于2022-06-09 19:30
-
玉塚荣次郎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似乎对天保通宝本身没有什么研究。荣次郎在大正九年(1920年)去世后,他的产业和事业由他的妻子负责管理。直到大正十四年,养子玉塚光雄大学毕业回来后接掌了公司,并继承了父亲的名字,成为了第二代玉塚荣次郎。他秉承初代的遗志继续发扬“天保钱主义”并且真正地开始了对天保通宝的研...
6
2
人气:1860
发表于2022-01-18 08:40
-
接上篇。
那么荣次郎的“天保钱主义”是怎样形成的呢?“玉塚天保钱学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后来根据荣次郎的早期合伙人横山贞三先生回忆,大约在大正三年(1914年),在公司里有个叫长谷川的职员经常被别人抱怨。有一次荣次郎把他叫去,拿出一枚天保通宝对他说:“这是一枚天保钱,面值是当百文,但实...
3
0
人气:1478
发表于2022-01-17 08:18
-
日本万延元年(1860年),玉塚荣次郎(后文简称“荣次郎”)出生在江户日本桥西岸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小岛五平治在荣次郎出生后不久便病亡,母亲则无力抚养他,于是将荣次郎过继给亲戚玉塚荣藏作为养子。
玉塚荣藏是榨油商。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内近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传统作坊受到了工业化的强力冲击,玉...
3
0
人气:1172
发表于2022-01-15 18:52
-
骏河墨书小判是江户时期小判金的雏形之一,为称重货币,与江户初期所制造的属于计值货币的庆长小判有本质区别。出现的年代一说天正十四年(1586年),德川家康被丰成秀吉移封至骏河国时所铸。另一说为文禄四年(1595年),德川家康被移封到江户后,中村一氏受封至骏河国时所铸造,目前具体处于不可考的状态。总...
1
0
人气:656
发表于2022-01-06 09:07
-
尚德王出生于1441年(明正统六年),是尚泰久王的第三子。尚泰久王王妃是朝臣护佐丸的女儿,生有两个儿子。因为尚德王是庶出,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即位机会的。但是1458年,琉球王国爆发了“护佐丸、阿麻和利之乱”。拥护尚泰久王有功、兼女婿的阿麻和利意图谋反,被国丈护佐丸发觉。护佐丸私自调集兵马准备对抗阿...
2
1
人气:928
发表于2022-01-03 18:39
-
自皇朝十二钱之后,日本本土铸造铜钱已经中断了六百多年。庆长通宝是江户幕府首次货币本土化的尝试。
庆长十一年(1606年),幕府建立之初,对货币领域较为关心的德川家康试图对铜钱的形势做出改变。以永乐通宝剔除永乐年号,换庆长二字铸庆长通宝。庆长十三年(1608年)颁布禁止永乐通宝流通的禁令,却因...
9
0
人气:1356
发表于2021-12-31 21:59
-
二分金首次铸造于庆长年代,但仅作为试铸货币并未发行。真正应用于流通的是在文政元年(1818年),“文政真文二分金”开始的。铸造二分金的目的最早是作为“定位货币”,巩固一两小判金的货币地位。并使二分金本身成为中量单位货币的“定子”,使货币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康。所以初期的“文政真文二分金”的含金量与“...
2
1
人气:1317
发表于2021-12-27 09:44
-
自宽永三年(1626年)水户藩佐藤氏首铸宽永通宝以来,德川幕府经过十年的观察,终于在宽永十三年(1636年)于江户桥场、近江坂本两地设置钱座,开始了全国性的铸币活动。次年幕府下令全国禁止铜料出口,以保障国内的原料供应。同时首批已知的常陆国水户、陆奥国仙台、信浓国松本、三河国吉田、越后国高田、备前...
6
4
人气:1550
发表于2021-12-25 09:17
-
琉球通宝当百铸造于琉球王国被日本萨摩藩占领后的19世纪。萨摩藩为解决财政危机多次向德川幕府以发展琉球为由申请铸造琉球通宝,并许诺只在琉球群岛与萨摩藩领内使用,获得批准后却暗中大量铸造天保通宝自肥,琉球通宝的实际铸造量不值一提。
萨摩藩以天保通宝的形式设计并制作了琉球通宝,除了文字之外,无论造型、...
10
4
人气:1427
发表于2021-12-23 11:20
-
现在我们知道,江户幕府初建时期就已经确立了金银铜并行的“三货制度”。经过一百年的运作,到了元禄宝永时期。此时并未进入采矿巅峰期的日本,作为依赖进口的国家,金银流失这一弊端已经显现出来。幕府为此再次强化锁国令,依然收效甚微。为了改变现状,幕府决定加强铜钱在国内流通领域的地位,将全国所产的铜原料集中...
8
4
人气:1227
发表于2021-12-21 07:13
-
在田沼改革推行计值货币南镣二朱银取得成功后,天保8年(1837年)开始铸造天保一分银来逐步完善计值货币体系,但其最重要的目的是搜刮民财,用一枚南镣二朱银的重量,铸造面值可抵两枚南镣二朱银的一分银。
相比南镣二朱银在币面铭刻“以南镣八片换小判一两”这种稍显模糊的计值概念,天保一分银则更加清楚明...
6
0
人气:2123
发表于2021-12-19 09:41
-
福冈藩又称筑前藩。关原之战前本是小早川秀秋的封地,因关原之战中秀秋临阵倒戈到东军,为德川家康的获胜立下大功,所以战后被加封至51万石移藩到了备前国的冈山藩。搞笑的是秀秋在关原之战两年后暴毙,小早川氏绝后。小早川的冈山藩一世而亡,随即被撤藩,活脱一个现世报。
小早川秀秋离开福冈藩后,德川家康将福冈...
9
1
人气:1347
发表于2021-12-17 07:13
-
新宽永通宝背文的始铸时间不祥,一般认为是宽文八年(1668年)。据称最初的材料来自于宽文年间地震后京都方广寺中损坏的大佛。所以古代的时候宽永通宝背文就被传为“大佛钱”,因背面铸有“文”字,多称“文钱”。
在铸造宽永背文钱的前五年,宽文三年(1663年)。幕府颁布“俭约令”,从皇宫、幕府到民间...
11
0
人气:1385
发表于2021-12-15 09:26
-
文久二年(1862年)佐幕派的会津藩藩主松平容保就任京都守护职,受命领导“新撰组”打压尊皇攘夷派。在鸟羽伏见之战中,幕府军被明治军击败,松平容保追随末代将军德川庆喜退守江户城。庆应四年(1868年)江户“无血开城”,德川庆喜答应“大政奉还”并退居水户。以萨摩藩、长州藩为首的明治政府军一时间没了战...
9
1
人气:1432
发表于2021-12-13 01:23
-
由松前藩于安政四年(1857年)被幕府批准铸造。
箱馆即北海道东南部地区。江户时期北海道名义上为“天领”。但在北海道西南部的松前藩紧紧扼守住了日本本州岛通往北海道的咽喉“津轻海峡”,独占了与虾夷人的交易权,对北海道地区影响巨大。
江户时期在松前藩的影响下,北海道的虾夷人逐渐接受了以宽永铁钱为...
3
3
人气:1198
发表于2021-12-11 08:46
-
1372年(洪武五年)巴志出生在南山国佐敷村,其父思绍是佐敷按司。1392年思绍隐退,将按司之位传于巴志。1398年,巴志联合南山国国王的叔叔、八重濑按司汪英紫与其次子丰见城按司汪应祖一同推翻了国王承察度的统治,汪英紫掌权。
1406年巴志起兵攻中山国,败中山国国王武宁,夺取中山国王位,推其...
9
2
人气:1459
发表于2021-12-09 11:46
-
宽永通宝明和二十一波四文钱。
日本明和五年(1768年),德川幕府已现颓势,各地赋税经常有拖欠的情况发生。为解决财政上的困境,德川幕府首次命银座铸造当四虚值钱,称四文钱。如今以我们的眼光来看,一种作为主力的虚值钱“当四”是有些奇怪。但江户时期日本幕府采用的是四进制的货币互换计算方式,对当时的日本...
5
2
人气:1067
发表于2021-12-08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