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
10
0
人气:492
发表于2024-04-05 17:09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
3
0
人气:213
发表于2024-04-05 17:06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少见版式惜品稍弱。
5
0
人气:334
发表于2024-04-05 17:04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隆兴篆书大字版。
17
0
人气:893
发表于2024-04-05 17:02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大宋背三,不错版别惜有铸缺。
6
0
人气:282
发表于2024-04-05 16:58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明显三角治,老包浆好版。
5
0
人气:314
发表于2024-04-05 16:43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生坑美品惜有小铸孔。
6
0
人气:221
发表于2024-04-05 16:41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老版少。
1
0
人气:115
发表于2024-04-05 16:37
-
品相如图,平整好品。铜元大片为早年工匠所为,十文铜之延展为二十文大小,铜元收藏另辟门类。近32 mm。
9
0
人气:274
发表于2024-04-05 16:36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大清二文以丙午最多,乙巳次之,丁未最少。
9
0
人气:266
发表于2024-04-05 16:30
-
品相如图,平整无人为,有微瑕却罕见厚重,厚度超2.5 mm。
5
0
人气:177
发表于2024-04-05 16:27
-
前言:咸丰大钱近已跃居众位爱好者眼帘首位,价格飞涨也在意料之中,研究之风日盛,不多赘述。谈谈自己十多年前的一点点看法吧:
清“咸丰”大钱赏析
引子:笔者曾撰文《明“天启通宝”当十大钱赏析》,言其明代天启诸大钱收藏、欣赏之趣味,无论“光背”、“下十”、“上十”、“十星”、“十一两”等比较常见的大钱,还...
5
1
人气:985
发表于2024-04-02 09:18
-
前言:随着收藏爱好者的不断增加,明钱也渐渐成为大家瞩目的好藏品,但追寻历史都知道,当年清兵入关灭明后希望消除一切明朝的痕迹,便大肆动手泯灭明朝旧物,自然钱币也在其中,许多明钱被销毁,这大约也是明钱少的原因吧,不过民间一直在使用明钱再销毁也是枉然。不另赘述,十几年前老朽对于明钱收藏曾有过一些心得,现与...
4
0
人气:925
发表于2024-04-02 09:09
-
前言:南宋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偏安一隅,醉生梦死,软弱无能似乎是这一南宋朝廷的标签。而南宋钱币也以简单、品弱而常被爱好者冷淡。殊不知,南宋钱币有着其独有的魅力,年号系列是其一,书法变化是其二,背文的字与图是其三,如果细细研究更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趣味吧。。不多赘述,现就其年号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
48
5
人气:30899
发表于2024-04-01 11:07
-
前言:近日寻觅古币,发现除了曾在中国市场上流通过的外国银元外,铜元似乎也是冷门,虽然精美与版式都直接影响价格,但是偏前者重,即美品普版爱好者更多,价格也高,而即使好版品有磨损价格也上不去。笔者以为版式高于品相,不知当否?闲话少说,先将旧时心得发几篇与泉友共商:
寻觅小铜元手记
自从喜爱上“中心字光绪...
3
1
人气:1196
发表于2024-04-01 10:42
-
前言:近日寻觅古币,发现除了曾在中国市场上流通过的外国银元外,铜元似乎也是冷门,虽然精美与版式都直接影响价格,但是偏前者重,即美品普版爱好者更多,价格也高,而即使好版品有磨损价格也上不去。笔者以为版式高于品相,不知当否?闲话少说,先将旧时心得发几篇与泉友共商:
地方铜元浅析
近来由于开始关注河南、甘...
1
0
人气:433
发表于2024-04-01 10:36
-
前言:近日寻觅古币,发现除了曾在中国市场上流通过的外国银元外,铜元似乎也是冷门,虽然精美与版式都直接影响价格,但是偏前者重,即美品普版爱好者更多,价格也高,而即使好版品有磨损价格也上不去。笔者以为版式高于品相,不知当否?闲话少说,先将旧时心得发几篇与泉友共商:
浅议光绪通宝机制币
收藏和研究光绪通宝...
3
1
人气:564
发表于2024-04-01 10:22
-
前言:近日寻觅古币,发现除了曾在中国市场上流通过的外国银元外,铜元似乎也是冷门,虽然精美与版式都直接影响价格,但是偏前者重,即美品普版爱好者更多,价格也高,而即使好版品有磨损价格也上不去。笔者以为版式高于品相,不知当否?闲话少说,先将旧时心得发几篇与泉友共商:
吉林说“版”说当十!!
笔者曾经先...
6
1
人气:759
发表于2024-04-01 10:10
-
近来搜寻诸帖,发现不少外银元不多,虽价格起起落落却摆脱不了低价位范围,颇有一点感觉。其实,这些外国银元自明末已陆续进入我国东南市场,后又狂风暴雨一般先后进入我国中原、西南、华北及东北地区,成了外虏经济入侵的铁证。故而收藏这些曾经在旧中国市场流通过的外国银元,不仅可以了解外虏经济入侵的历史,更可以与国...
5
0
人气:645
发表于2024-03-28 11:41
-
近来搜寻诸帖,发现不少外银元不多,虽价格起起落落却摆脱不了低价位范围,颇有一点感觉。其实,这些外国银元自明末已陆续进入我国东南市场,后又狂风暴雨一般先后进入我国中原、西南、华北及东北地区,成了外虏经济入侵的铁证。故而收藏这些曾经在旧中国市场流通过的外国银元,不仅可以了解外虏经济入侵的历史,更可以与国...
4
0
人气:1019
发表于2024-03-28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