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目前专题收藏咸丰当十的泉友不少,其中有可以分为“源泉派”、“江苏派”等等,但是毕竟专门收集咸丰各局的泉友还是占多数!!
对于目前咸丰大钱拼命涨价,很多泉友已经预测随着人民币的不断通胀,和很多泉友的收藏转移,可能预计下一步会拓展到咸丰当十!!
咸丰当十有很多优势,比如大小适中,价格合理,赝品相对...
29
0
人气:2437
发表于2010-10-01 17:39
-
不错,雍正现在很火,价位也不低,但是相对于顺治、康熙的涨价幅度,恐怕还是差不少。
前几年,两三元一枚的顺治、康熙背汉字,今天都是几十倍涨幅,仅说顺治上河、河一厘等,康熙背福等普通钱币,现在也得上百乐吧?
所以,如果收藏、投资两不误的话,还是瞄准清钱里的中低档钱币为好------太低了量大;高了涨价幅...
37
0
人气:5373
发表于2010-09-28 13:32
-
咸丰巩十的变化
寻找了很久,终于购买到两枚咸丰重宝宝巩当十大型版别,直径在36mm上下,据书载此类大型直径达到36毫米的属于稀少钱币,直径达到38毫米的属于珍稀钱币,难怪华谱标价如此之高,竟然到了200元~600元的高价,比起其它大钱价格有过之而无不及。实际上,笔者早就开始留意咸丰当十的版别差异了,...
13
0
人气:1558
发表于2010-09-18 17:37
-
求桂十有感
日前,笔者在求咸丰宝晋缶宝当十未果,求咸丰宝川小字当十略有所获的情况下,到是收到了一些宝桂当十咸丰钱币,价格虽然不菲,品相确实不错,普通宝桂当十竟有多种不同的铸造格局,笔者为其起名曰:普通铸造版,平字铸造版,罗纹铸造版,及大小满文、宽窄边缘、粗细文字等版式。
所谓普通铸造版,即铸造痕迹明...
28
0
人气:2837
发表于2010-09-18 17:32
-
近来,清乾隆、嘉庆、道光钱“大样”的确出了不少,可惜不少泉友买后觉得满不是那么回事:小!!
因此,有必要规范一下,清乾隆、嘉庆、道光大样直径应当不小于多少?厚度也必须在多少啊?
虽然众口难调,您只是谈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大家口径一样,那些无论多少都称之为“大样”来兜售的朋友是否可以换...
12
0
人气:1574
发表于2010-05-13 15:26
-
从购得两枚机制光绪宝苏说起
日前,在天堂网站拍得两枚机制光绪,大字宝苏和小字宝苏,一共花去不到百元,笔者感觉很便宜啊!!大字小字同样黑色包浆,同样略有磨损,同样文字清晰,只是目前尚未收到,拿在手上的感觉有待时日。
机制光绪钱币紧紧是一个过度,一个以铸造为主发展为机器制造钱币的分水岭。漫长的封建社会到...
13
0
人气:2446
发表于2008-10-24 11:36
-
重议光绪机制币的价格
光绪通宝机制币不仅是方孔钱币向机制铜元过度的典型钱币,其多寡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各地各局的铸币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情况,而且其版别之复杂、文字之秀美、鼓铸之精良等,绝对不亚于顺康盛世和咸丰之繁复。光绪通宝机制币虽具备精美、轻巧、稀少等特色,但是由于多年来一直流传于...
17
0
人气:3225
发表于2008-08-24 22:51
-
浅议光绪通宝机制币
收藏和研究光绪通宝,不能不注意光绪机制钱币。
直到光绪八年(1882年)才出现了清自入关以来的机制钱币,事实上也是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破天荒地开始锻造机制钱币,这一现象不仅更换了我国有鼓铸钱币的翻模技术,是我国钱币的一大技术进步,更是代表西方技术的输入,改变我国钱币体制和形式...
22
0
人气:3566
发表于2008-08-23 00:29
-
1
0
人气:747
发表于2008-07-25 01:49
-
前一段时间买的。[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0 18:16:43编辑过]
22
0
人气:2798
发表于2008-07-18 03:00
-
中心字一文光绪刚刚写完《光绪通宝机制币的“两栖性”》一文,似乎意犹未尽,再写点什么呢?反思光绪通宝种种版别的精美,从文字到星月再重复一遍?不必了,已经将若干心得分多篇表述;演绎由机制钱币向铜元过度的精髓,抒发一下对于铜元版别、面背、文字、龙纹认识与心得?更不必了,因为笔者本来就由于眼睛的不争气,从来...
13
0
人气:1440
发表于2008-04-17 01:34
-
浅议明钱故事在古钱币收藏、欣赏和探讨过程中,笔者只涉及了几个小主题:清顺治、康熙、雍正的版别与演变;周元、宋元及光绪的星月版;南宋钱币的变革与年号钱;花钱的民铸与官铸;站洋、座洋、鹰洋、摩根等外洋的流通及版别;清咸丰和明天启大钱的收藏与升值等等,虽然也关心了一些明钱,但是毕竟只是大钱,而对于明钱其它...
15
0
人气:1613
发表于2007-12-17 18:32
-
一枚顺治通宝背上“延”一次偶然的机会,花了不菲的价格,购得一枚“顺治通宝背上延”。此钱比较薄,直径26.58毫米,厚度仅1.06毫米,重1.13克,这一厚度和重量似乎不大符合顺治型制,但是后来比较了一些顺治通宝,薄小者、轻巧者均有之,比如顺治通宝一式大多数据相近,所以不能以其直径、厚度和重量为根据否...
18
0
人气:1846
发表于2007-11-28 00:12
-
郑成功和永历通宝近日,在各种古钱币不断涨价的热潮中,笔者以相当于一年前四倍的价格购得永历通宝篆、行体钱币各一枚,并非笔者富有,皆因再不购买,将有可能以更高的价格都难以寻找啊。可惜的是行书体声音有些谙哑,卖方泉友称之为“铁壳锈”其音色当然不响亮。虽然买后有些后悔,但是泉友既称绝非破裂,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32
0
人气:3473
发表于2007-10-28 17:56
-
求十手记不久前,笔者因查阅自己收藏的咸丰当十钱币,发现普通版别的咸丰当十钱币中,宝晋缶宝美品缺乏,宝川小字版美品不多,于是在网上便发出“求购信息”,然久而未果----干脆后来标价求购:晋缶宝80元/枚,川小字40元/枚!笔者以为这样一来可能就会得到了吧?可是又经过若干时日,除了“棋盘山”友惠让了三枚...
50
0
人气:4826
发表于2007-08-13 15:57
-
顺治通宝光背缶宝、尔宝简析笔者曾撰文《顺治通宝的五个版式及其统治思想之浅见》,分析顺治通宝在清入关建立大清后,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铸造发行了五种不同版式的前前后后。古钱币不仅仅是市场交易的媒介,是社会经济的体现,更反映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反映出千万百姓的平民见解,反映出社会政局的稳定局势,反映出...
31
0
人气:3288
发表于2007-07-25 17:02
-
这一枚苏十好版据说原来是古泉园地咸丰苏版高手的一枚咸丰重宝当十好版,经过两易其手到了笔者手中:钩咸、尔宝、出头贝。此版实属少见,不仅华光普君的《中国古钱大集》里没有记录,而且笔者手头上的诸多目录、图谱、资料等均无此版别,得此品的确非常开心。(见:http://www.chcoin.com/bbs/d...
5
0
人气:658
发表于2007-07-13 01:57
-
从积垢和锈色谈咸丰大钱辨真伪一般地说,咸丰大钱辨别真假与其它古钱币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凭借辨别文字、材质、声音、锈色等要素来分辨,但是由于咸丰大钱不同于其它钱币的特点,比如:年代较近,传世较多,钱体硕大,文字深邃,变化万千等等,所以在辨别咸丰大钱真伪的方法上应当与辨别其它古钱币真伪略有不同。许多专家高...
6
0
人气:752
发表于2007-07-09 19:22
-
发一枚“镏金隆庆”凡是喜欢明钱的朋友都知道,明代几个年号仅铸小平钱,且铸量很少,其中大约以隆庆为最。有书记载:隆庆四年(1570年)铸。小平、光背,文字端正,铜质厚重,铸工精美。寥寥数语,言简意赅,比起少则半页,多则数页的介绍,似乎真的无话可说了。的确是真的无话可说,本来隆庆通宝就是明代钱币“简单、...
6
0
人气:698
发表于2007-06-25 19:46
-
别出心裁的江苏古钱币笔者日前购得一枚“浙手康熙通宝满汉东双点通”,深感到自清以来的钱币在局文上是大有学问的,于是写了一篇《从康熙通宝双点通东说康熙“手”》,以探求康熙通宝“手”的诀窍。只是近日对于咸丰重宝、咸丰元宝大钱感兴趣后,才又感到咸丰大钱的魅力,笔者曾撰《明“天启通宝”当十大钱赏析》文,夸赞明...
6
0
人气:1132
发表于2007-06-23 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