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2
人气:2673
发表于2022-04-20 04:45
-
这两是1830-1840年广州外销的肖像画,高20多厘米,画的是同一人,但是广州两家不同画店画的。哪张画的好呢?猜猜两张价值相差多少(比如好的比差的高10%...20%...1倍...1千倍)?看看你的价值评估和当年世界上外贸做得最好的十三行商人的估价是否相似。
39
3
人气:20814
发表于2022-02-25 04:59
-
以下是外拍中的钱饰挂屏,仿朝鲜和日本钱,包浆铜质工艺雷同,应为一批所做。从性质上分析,应为日本在19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所铸,卖给美国军民的。朝鲜战争时,美军给日本的订单每年达几十亿美元,日本供美军的军需和消费产品等。因是朝鲜战争,所以仿制的钱以朝鲜钱为主。而其后的越南战争(日本依旧通过供美军军需军...
21
0
人气:2519
发表于2022-02-07 05:25
-
拍卖的初衷是拍独特、难估价的东西或是比市场便宜的东西,要兼顾买方和卖方:买方有时能捡漏;而卖方有时能卖高价,且能得到快速的资金回笼。买方能捡漏就意味着底价低于市价,而卖方能卖高价则意味着买方竞争踊跃。
不知曾几何时,拍市开始流行底价不公开的拍卖。表面看吸引了不少普通卖家委托。而买方如果真感兴趣也...
76
15
人气:44823
发表于2021-08-24 04:16
-
金银或镶嵌的战汉带钩美容过的数量巨多,有些能逆转,有些不能。以下一例红箭头所指的粗条均为美容所加涂,和周围小线极不协调。想当时人的心理,可能只在乎抢眼不在乎细节。但躁动回复平静后,只能是废品的价。闲时拿把小刀剔剔,所幸此例加上的都能剔除,原味的舒服多了,见三图比较。
这类带钩金银花样,以前书中都...
1
0
人气:718
发表于2021-06-18 04:05
-
如果选一样最能代表明清官员身份和形象的东西,我会选官服中胸背正中的“禽兽”补子。古代的中国制造以丝绸为首,一尺见方的补子中凝聚着织绣以及儒家理念之大成。
为节约大家时间,补子常识不赘述了,有需要网上搜索一下很容易。
以下所列举的问题是我多年收藏中积累的困惑,欢迎讨论和批评。本文所引图片均来自...
8
0
人气:1349
发表于2021-02-25 03:29
-
真伪历来伴随着玩古:是信大哥,信机构,还是信自己?或是凡是人都别信(包括自己),只相信科学的循证(证据足则真或伪,证据不足则无考或待考)?
但也许真伪之辩将来已缺乏动力。高科技和互联网惯坏了我们,不管那种玩法,总能找到满足自己愿望的小圈来宠着自己,渐渐越来越不愿意委曲自己,而容忍其他视角。。。再...
36
2
人气:13901
发表于2021-01-24 07:02
-
两个馆藏的丙午钩,猜猜哪个才是出tu的正宗标准器?
3
0
人气:1193
发表于2020-01-01 04:08
-
自15年熊镇创天价以来,拍市中各类熊层出不穷。在网上转一些图,莫问来历,看看自己内心那些喜欢,那些不喜?
14
0
人气:1961
发表于2019-10-30 02:08
-
前些天看到新闻,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省钱,喜欢租借,不喜欢购买和拥有。因为租借费用小,可以得到更多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于是想到了收藏。传统收藏是拥有宝物,不轻易示人的心态。交流和网络兴起后,秘藏最多只是应时的策略,而非固定的观念了。但拥有的念头却顽固的多。就算是当代流动性达到了历史高峰,买东西时...
16
1
人气:4394
发表于2019-07-25 08:59
-
铜香炉非故宫藏品强项,说明宫廷并不重视此品类。以下贴点故宫网站上的标准器,故宫李米佳整理。
40
0
人气:8159
发表于2019-06-10 11:48
-
托是拍场绕不开的话题。若谈法规和道义太高调,那么来看看托的利弊。
1。卖方随意托高。正规拍行,托爆双向收费,通常是落锤价的25%。这样的结果市场好时才有多人试:比如托两件托爆一个,一件托高1倍,一件爆,这样可能有暴利,也不怕压货。但在近年冷市局面,托高爆的机率增大,而少有人愿意压货,所以正规拍场普通...
25
0
人气:7432
发表于2018-09-30 05:26
-
传世有大量的干支年款的清末民国瓷器,为探索器型演变,用釉特征,流行图案提供了实物论据。这里用8-10厘米高的小壶为例,看下器型,图案釉色的变化,对其他质材比如铜、珐琅等也许也能参考下。
[贴中所发图均取自拍场或私人收藏。]这类小壶大致有两类造型,一是身如筒状(较多),另一是身如碗状(略少)。以下18...
16
0
人气:2429
发表于2018-01-31 05:31
-
儿时有两幅图找不同的游戏,长大能实际运用吗?以下苏富比拍品和故宫藏品对比图,哪个是故宫的呢?不同反应代表不同的心:是认为自己比较还不如听他人意见;还是这种比较只有鬼才看的出;或是这种东西和自己无关,需上手看实物听故事;还是一会儿就找到感觉?
14
0
人气:2384
发表于2017-10-16 03:51
-
这种刻的天下太平大家不陌生吧?故宫介绍是后宫封册包装所用别子。图片摘自新浪,是故宫在厦门博物馆办展览时拍的。据文献,金册应配金钱,但宫里传世见银鎏金册。猜想银鎏金册配银鎏金钱,铜鎏金或玉质谥册配铜鎏金钱。
2
0
人气:1897
发表于2017-09-07 00:53
-
台湾杨炳祯先生的<金玉清烟>是1996年序,个以为是王世襄以后最好的香炉收藏。其中三炉有年代刻铭,最早不过嘉庆,若铭真(应没问题),就给确切断代提供了论据。
以下嘉庆四年款的香炉,描述为狮耳,可能应为天鸡耳。园明园被抢文物中有天鸡耳的香炉,故天鸡耳炉可能在清中流行。照片翻拍的不清楚,书里炉身包浆均匀...
6
0
人气:1742
发表于2017-09-04 01:00
-
市场上常见的朝鲜马牌仿品,质量不一,但都和真品相去较远。有些仿品卖的是低档工艺品的正价,有些却比同类卖高几十倍,可能是买方未见真品之故。以下是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的15世纪标准真器。
10
1
人气:3281
发表于2017-08-17 04:19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870年开馆,馆藏中国铜香炉不多,整理下看看有无有用的信息。入藏的时间可以作为年代的下限。他们的断代可能是依照商人卖给捐献者时说的年代,外国人没有特异功能,当时资料也少...
以下是入馆早的香炉,1929年,证明这种洒金至少1920s已存在了。看看金斑的分布,金斑色和皮色。博物馆断...
19
0
人气:3618
发表于2017-05-08 02:51
-
....
7
0
人气:1174
发表于2017-04-30 02:21
-
雍正/乾隆早期,注重对粉白(玻璃白)的不同运用,粉红釉浓处不刻意规整,时有爆釉和焦灼现象,釉时有粉状,突出质感。底白净,衬托釉鲜艳。
36
0
人气:2586
发表于2017-01-27 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