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15 | 粉丝 315
-
关注
私信
-
- 注册时间 2002-04-21
- 最后登录 2025-05-28
-
无
-
十年前我的收藏标准是强、情、灵、趣四条主线,以强为首。但时代变了。强(上进)已不合时宜:个人的“上进”买房等导致跟风长套;而国家的“上进”导致战争。趣也淡出了:很多收藏品的一点小意思,比不上一顿饭、一次趣游的感受。
另一方面,从价格和选择而言,现在却是买东西的好时节。如果能找对平台且有慧眼,古玩...
38
5
人气:45847
发表于2024-09-15 01:03
-
随着仿瓷越来越多,看画片的质量也是一大着眼点。练眼也可以多琢磨各种画好在哪里,哪里又不足。以下两幅粉彩肖像画,画的是同一人,您觉得那幅画画得更好呢?
16
0
人气:12877
发表于2022-07-01 02:22
-
。。。
7
2
人气:2659
发表于2022-04-20 04:45
-
这两是1830-1840年广州外销的肖像画,高20多厘米,画的是同一人,但是广州两家不同画店画的。哪张画的好呢?猜猜两张价值相差多少(比如好的比差的高10%...20%...1倍...1千倍)?看看你的价值评估和当年世界上外贸做得最好的十三行商人的估价是否相似。
39
3
人气:20724
发表于2022-02-25 04:59
-
拍卖的初衷是拍独特、难估价的东西或是比市场便宜的东西,要兼顾买方和卖方:买方有时能捡漏;而卖方有时能卖高价,且能得到快速的资金回笼。买方能捡漏就意味着底价低于市价,而卖方能卖高价则意味着买方竞争踊跃。
不知曾几何时,拍市开始流行底价不公开的拍卖。表面看吸引了不少普通卖家委托。而买方如果真感兴趣也...
76
15
人气:44707
发表于2021-08-24 04:16
-
真伪历来伴随着玩古:是信大哥,信机构,还是信自己?或是凡是人都别信(包括自己),只相信科学的循证(证据足则真或伪,证据不足则无考或待考)?
但也许真伪之辩将来已缺乏动力。高科技和互联网惯坏了我们,不管那种玩法,总能找到满足自己愿望的小圈来宠着自己,渐渐越来越不愿意委曲自己,而容忍其他视角。。。再...
36
2
人气:13850
发表于2021-01-24 07:02
-
前些天看到新闻,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省钱,喜欢租借,不喜欢购买和拥有。因为租借费用小,可以得到更多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于是想到了收藏。传统收藏是拥有宝物,不轻易示人的心态。交流和网络兴起后,秘藏最多只是应时的策略,而非固定的观念了。但拥有的念头却顽固的多。就算是当代流动性达到了历史高峰,买东西时...
16
1
人气:4376
发表于2019-07-25 08:59
-
托是拍场绕不开的话题。若谈法规和道义太高调,那么来看看托的利弊。
1。卖方随意托高。正规拍行,托爆双向收费,通常是落锤价的25%。这样的结果市场好时才有多人试:比如托两件托爆一个,一件托高1倍,一件爆,这样可能有暴利,也不怕压货。但在近年冷市局面,托高爆的机率增大,而少有人愿意压货,所以正规拍场普通...
25
0
人气:7422
发表于2018-09-30 05:26